春天的校園,如詩如畫;精彩的辯論,妙語如珠。從香港到北京,即使隔著千里的距離,我們依然可以在屏幕的連接間傳遞友愛與歡樂。
2021年4月,應香港姊妹校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之邀,人大附中組織初二年級三位學生李付沐瞳、孫海雯、張佳怡與香港學生進行了一場線上英文辯論會。
活動開始前,兩校師生提前通過網絡進行活動形式的溝通策劃,確定活動流程和辯論形式。4月16日,雙方師生進行了首次線上見面交流。由香港學生主持,雙方學生做了自我介紹,交流了對活動流程的理解,明確了主持人、計時員和雙方辯手各自的職責,并以抽簽方式確定了此次辯論主題為:是否應該把學習樂器作為一門學校必修課程。
圖1 準備會上積極籌劃的人大附中師生
圖2 學生們在調試網絡熟悉流程
人大附中學生抽到反方命題。同學們雖已有一些辯論經驗,但面對香港學校辯論隊的專業選手,三位學生還是深感壓力。她們利用課余時間準備了大量的論據資料,充分討論與磨合。
4月19日下午四點半,線上辯論會正式開始。第一輪辯論,由雙方6位辯手交替發言,第二輪是質詢環節,在規定的時間回答對方辯手問題并對指定的下一位對方辯手提出問題。最后,雙方教師對學生們的精彩表現做出了點評,認為雙方學生英文表達流利,立論、駁論和結論各環節都非常精彩,從各角度切入對把學習樂器作為學校必修課程的可行性進行辯論,做到了邏輯嚴謹、論據詳實。
通過這次辯論會,兩地學生展示了優秀的語言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反應速度、溝通技巧,加強了相互間的了解,增進了友誼!耙赞q會友”,我們共同期待今后更多的云端相會。
圖4 活動緊張進行中
圖5香港方發言同學
圖6 雙方合影留念
李付沐瞳同學的感想:
通過這一次辯論會,我的團隊合作、應急反應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也是我第一次體驗線上辯論,準備的時間也相對較短。我們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說隊友之間協調時間、集中討論不是很方便,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這些問題都被成功解決了。
準備期間,我們在家里通過網絡進行討論,在學校利用休息時間進行準備。在跟香港同學的交流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思維的交流和碰撞,看到了對于同一個問題的新的思考角度。最后也感謝各位老師的組織,讓我有機會加入這次活動。
孫海雯的感想:
十分榮幸代表年級參加了這次與香港姊妹校的辯論會。這次辯論準備時間很短,是對我們的思辯能力和英語水平的極大挑戰。在抽到辯題后我們就立刻開始討論,從概括到具體、從提綱到細節,都逐一落實、反復演練。最終在比賽中我們也發揮出了我們的最佳水平。這是一次很珍貴而且很特別的體驗,我感受到了英語辯論的魅力、團隊合作的樂趣,也為自己可以代表學校進行交流、結識新朋友而感到幸運。
張佳怡的感想:
這次的辯論經歷讓我深刻地意識到了“君子和而不同”,換個角度看待問題能讓我看到了更多不一樣的風景,從獨自查閱資料和團隊合作交流,從準備辯論稿到最后的辯論,我學會了對觀點進行辯證思考,受益匪淺。對方辯友的辯論條理清晰,英語表達流暢。非常感謝老師們能夠組織這次的辯論交流活動,能夠加入這個團隊是我的榮幸,也期待以后還有機會進行交流!